饮茶、醒狮、广绣……广州再添12项省级非遗项目

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州市申报的客家山歌(广州客家山歌)、狮舞(广州醒狮)等12项入选。

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15个项目,其中新增项目43项,扩展项目72项。
广州入选的12项是:
  • 客家山歌(广州客家山歌)、

  • 狮舞(广州醒狮)、

  • 鲤鱼舞(从化水族舞)、

  • 粤绣(广绣)、

  •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

  • 广式腊味制作技艺、

  • 凉果制作技艺(广式凉果制作技艺)、

  • 中医诊疗法(肌骨同治疗法)、

  • 针灸(岭南飞针疗法)、

  •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二天油制作技艺)、

  • 广府饮茶习俗、

  • 端午节(车陂龙舟景)

至此,广州市列入省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数量已达95项,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广州一方面继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认定工作,挖掘优秀项目,推荐其列入各级代表性项目名录,拓展非遗保护的广度;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对现有项目的保护力度,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建设非遗街区、非遗工作站、传承基地等平台以及资金扶持,不断筑牢非遗保护的深度。

入选项目简介:
01/客家山歌(广州客家山歌)
饮茶、醒狮、广绣……广州再添12项省级非遗项目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明代就有客家人从粤东北辗转来穗,客家山歌也随之而来开始传唱于羊城,并融入广府文化特色。客家山歌在广州的越秀区、天河区、花都区、黄埔区、增城区以及从化区都有传唱。
02/狮舞(广州醒狮)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五代十国后,随着中原移民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现流行于广东、广西以及海外华人聚居地区。
表演可分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文狮表现温顺而和善,武狮表现勇猛而刚烈,少狮即幼狮,憨态可爱,一般跟随文、武狮同场表演。技巧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自古以来,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
03/鲤鱼舞(从化水族舞)
饮茶、醒狮、广绣……广州再添12项省级非遗项目
从化水族舞是以模仿鱼、虾、蟹等水族生物造型和形态为主要内容,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从化区温泉镇草塘社,是从化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深受当地村民喜爱。
草塘社因多处地方辟有水塘,周围长满丰美的水草,草塘社的地貌又恰似一条鲤鱼状,当地村民就有表演以鱼、虾、蟹为主体的水族舞队伍,逐渐形成了这一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
04/粤绣(广绣)
广绣指流传于广州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为四大名绣之一。明清以来,随着广州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广绣制品大量外销。
广绣品种齐全,按刺绣材料分,主要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类。广绣针法多变,针步均匀,能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的肌理,讲究刺绣的针法技术;题材广泛,尤其擅长表现岭南风物,如荔枝、红棉、百鸟等;色彩丰富,构图饱满,装饰性强。
05/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
饮茶、醒狮、广绣……广州再添12项省级非遗项目
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是运用钉金绣的各种技法在整体设计中,刺绣成绣片,再通过剪裁、缝制等工艺将绣片手工拼接制成婚嫁裙褂的技艺。明正德年间广州已有用钉金绣制作衣裙,清代逐步由宫廷贡品转向民间婚嫁裙褂。
钉金绣是广绣的独特绣法,以金、银线为主,铺或叠在真丝红色绸缎上,后用不同色彩的绣线,把金银线钉牢,以此表现物象的色彩、明暗及其特点,针法包含平绣、绕绣、凸绣为主的七类六十多种。整套裙褂一般由九幅不同部位的绣片组成,构图题材多样,多以龙凤为主,衬以石榴花、祥云、鲤鱼等吉祥图案,蕴含着长辈对晚辈婚姻及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
06/广式腊味制作技艺
饮茶、醒狮、广绣……广州再添12项省级非遗项目
广式腊味特指发源于广州地区的腊味,其制作技艺是经严格选材、调味腌制、生晒风干等工序,制成具有浓郁广府口味的腊制肉食品。
广式腊味制作工艺严格:猪肉选料只用后腿肉和肥膘肉,酒选用纯正的玫瑰露酒,严格控制“三七肠”和“二八肠”的等级规格,制作时要求做到“灌得行(满)、斟得匀、绑得紧”,形成了“秋风起,食腊味”等民俗。
07/凉果制作技艺(广式凉果制作技艺)
广式凉果是以各种鲜果为主要原料的甘草凉制品。清道光年间,广州已形成凉果酱料经营行业。广式凉果经过浸泡、蒸煮、发酵和晾晒就可制成,分为干制与湿制两种方式。制成后的凉果一般保持原果整体,表面较干或呈盐霜状。
其味甘美,或酸甜,或略咸,原果风味犹存,能生津止渴、开胃消食,有营养保健之效。
08/中医诊疗法(肌骨同治疗法)
肌骨同治疗法,源于中医传统骨伤手法,由民国时期岭南骨伤科代表人物何竹林萌芽奠基、邓晋丰传承发展,由许学猛全面、系统总结完善,现已传至第五代传人。肌骨同治疗法以“骨筋肉并重”理论为指导,重视骨骼、关节诊疗的同时注重患部周边筋肉组织的防治,强调要及早开展肌骨同治整体治疗,形成了三位动“正”整脊手法,肌骨同治锻炼功法和内外兼治三方面的核心内容。
09/针灸(岭南飞针疗法)
针灸(岭南飞针疗法)以“理、法、方、术”四大组成要素为依据,强调了针灸的整体观念,传承并发展出三种特色针刺手法,着重于手指的挫力、手指的弹力、手腕的翻转力、手臂的挥动力,大量临床病例证明该疗法对小儿脑瘫、中风偏瘫、面瘫等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10/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二天油制作技艺)
 
二天油由韦少伯于1915年创制,其名源于《幼学琼林》里的“感救死之恩曰再造;颂再生之德曰二天”。二天油成品是棕红色澄清液体,棕中透红,有薄荷香气,余香持久;适用于蚊虫叮咬、伤风感冒、舟车晕眩或中暑腹痛等症状,具有消肿止痒、提神醒脑、祛湿止痛等功用。白云山星群二天油在保留岭南黑油古法炮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二天油质量标准、更新制备工艺等措施,保证黑油古法工艺过程及其效用的最大还原。
11/广府饮茶习俗
广府饮茶习俗,是指产生、发展并流行于广府地区,并辐射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和海外广府文化区的一系列以饮早茶为核心的生活习俗。随着清咸丰同治年间现代茶楼前身“一厘馆”“二厘馆”的出现,广府饮茶习俗渐成风气。人们上茶楼饮茶,配以点心,丰则美点香糕,简则“一盅两件”。
目前广府饮茶习俗依旧兴盛,有名的茶楼有广州酒家、泮溪酒家、陶陶居、莲香楼等。此外,还形成问位点茶、斟茶礼节、行“叩茶礼”、揭盖续水、点心单盖印等茶礼及习俗。
12/端午节(车陂龙舟景)
饮茶、醒狮、广绣……广州再添12项省级非遗项目
车陂龙舟景,是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村以龙舟为主题、以各村之间相互交流为核心的端午节俗。车陂村龙舟景保存了包括起龙、采青、赛龙、招应景等完整的程式和龙舟饭、龙舟饼、龙舟戏等内容。其中五月初三车陂“招景”日,200余艘各村龙舟到车陂村来拜访探亲,以龙会友,热闹非凡,体现了龙舟文化与宗族观念的紧密融合。

发布者:Feevay,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eevay.com/?p=4657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日 下午10:29
下一篇 2022年10月4日 下午3:48

相关推荐

  • 厉害了!花都非遗醒狮小小传承人荣获“非遗醒狮少年达人”称号

    近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广州市体育局联合主办、广州市龙狮协会承办的“第六届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通过云端举办,花都区派出秀全街红棉小学醒狮队及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醒狮队等29位非遗醒狮少年参加。 在启动仪式上,红棉小学醒狮队呈现精彩的节目表演《雄狮寻福喜临门》,展示花都非遗进校园的丰硕成果,彰显青少年传承醒狮的独特魅力。 11月18日至22日,在线…

    2022年12月3日
  • 第一轮通知 | 2022 GBA-RTS湾区康复医学课程-腰间盘突出康复培训系列

    课程背景:根据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的刊文称“腰痛正在变成流行病”。数据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全球约70%的成人在一生中的某一时期发生过腰腿痛,复发率为60%-85%,其中35%的患者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国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青年人和中年人群体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相关研究显示,腰间盘突出患者好发…

    2022年9月5日
  • 国家级非遗 I 中医诊法(王氏脊椎疗法)治疗痛风

    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耳廓等组织中,引起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炎性疾病。 痛风发作频率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有关,痛风患者的关节腔容易形成尿酸盐沉积,进而引发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损坏、肾功能异常等,常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临床表现: 按照痛风的…

    2023年1月13日
  • 【非遗传播-蔡李佛云南行】应云南西双版纳茶叶协会邀请,北胜蔡李佛传承人到西双版纳布朗山实地考察并交流非遗传承心得

    云南网讯(记者 戴振华)近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胜蔡李佛拳第三代传承人、世界北胜蔡李佛拳联合总会的创会会长房胜棠,携弟子散打王柳海龙一行,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云南茶业界人士进行非遗文化交流活动。西双版纳茶叶协会会长汪云刚、副会长陈柳滨,秘书长林洪明,以及卢文举、余文进、余闻道,云南日报西双版纳分社社长戴振华等领导嘉宾出席。 一早,房胜棠一行在云南普洱茶…

    2022年7月25日
  • 刘光瑞:中医药非遗传承亮点与创新突破点

    自古中医药有数千年的整体系统的生命认知规律,无论是《山海经》的神奇,由唯心到唯物的演变,还是《易经》的先天八卦的宇宙观,到后天八卦的辨证论,更贴近生命的周而复始的《黄帝内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让人类反复认识地球与宇宙,不同地区与地球的阴阳转化,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是那么的神奇和诱人。而经络之迷及气化原理,终究会被解开的那一天,人们会看到数千年的中华…

    2023年1月1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548771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欢迎来到醒小狮平台,这里是非遗大师文化传承的平台!